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新聞
本文以美國英格索蘭氣動隔膜泵為例,介紹英格索蘭氣動隔膜泵的工作原理和維修技巧,并結合幾種案例介紹如何排查英格索蘭氣動隔膜泵泵故障
一、英格索蘭氣動隔膜泵工作原理:
英格索蘭氣動隔膜泵采用壓縮空氣、氮氣或天然氣作為動力。主定向(氣動)控制閥將壓縮空氣分配至氣體腔室,向隔膜的內表面上施加均勻壓力。同時排出的氣體從泵另一側后方通過氣閥組件導向端口排出。 氣動雙隔膜泵內腔氣體壓力超過液體腔壓力,隔膜連桿來回移動,在一側進行排放,在另一側進行吸入。排放和吸入液體的方向由止回閥(球閥或片狀閥)的方向控制。吸入行程使泵執行吸入。吸入行程可降低艙室壓力,增加腔室體積。從而生成大氣壓力壓差,推動液體經過吸入管道,穿過吸入側止回閥,流入外部液體腔。吸入側行程還可啟動泵的往復(移位、行程或循環)運動。氣動雙隔膜泵通過行程機械拉動吸入隔膜的移動氣動雙隔膜泵的內板與對準的驅動柱塞發生接觸,移動導向閥芯。導向閥激活后,便向主定向氣閥的另一端發出壓力信號,氣動雙隔膜泵使壓縮空氣方向改向內部腔室的另一側如此反復運動完成介質的連續輸送。
二、英格索蘭氣動隔膜泵的拆解
英格索蘭氣動隔膜泵分為EXP和PRO系列, 二者雖然在結構上有些差異,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維修方法也相通。本文以英格索蘭氣動隔膜泵666120-344-C為例講解氣動隔膜泵的維修。
故障現象 | 原因 | 維修辦法 |
1. 隔膜泵排氣孔不排氣,但能聽到排氣聲音 | 隔膜破損 | 更換隔膜 |
2. 排氣孔直接排氣,但是隔膜泵不工作 | 氣閥損壞 | 更換氣閥或加油 |
3. 不排氣,也不工作 | 導向閥破損 | 檢查導向閥 |
4. 隔膜泵工作,但無排力 | 下方球座破損 | 更換下方球座 |
5. 泵循環但不自吸或流量小 | 吸入側發生氣蝕現像 | 檢查吸入狀態(將泵移近產品) |
閥球的定位不正確或粘滯 | 清潔閥球定位籠周圍及閥座區域:如果閥球和閥座磨損或損壞,則更換;通過化學兼容性表檢查相容性和彈性體密封件的匹配性;采用更重的閥球材料 | |
閥球丟失(被壓入到泵腔內/墊脹丟失) | 閥球/閥座磨損(更換):液端出口勢脹(管路中增加單向閥);閥球定位籠中的指狀端磨損(更換零件) | |
閥球/閥座損壞或被產品腐蝕 | 通過化學兼容性表檢查相容性和彈性體密封件的匹配性 | |
吸入管路堵塞 | 清潔吸入側歧管或管路:安裝過濾裝置 | |
中間體上的入氣氣孔堵塞 | 清潔中間體上的入氣孔,以使空氣流通順暢 | |
潤滑類型錯誤(O型圈被腐蝕) | 檢查O型圈與潤滑的相容性 | |
氣閥中有碎屑或顆粒 | 清潔氣閥/過濾器:檢查氣閥閥芯和套筒上是否有劃痕 | |
空氣入氣量不足 | 檢查:空氣管路的尺寸和長度;壓縮機容量(所需馬力與耗氣量);工廠中氣體的其它使用情況;泵(泵容量,產品年度及比重)對空氣的要求 | |
氣閥閥芯出現故障 | 更換氣閥閥芯 | |
氣閥內部O型圈磨損 | 更換氣閥內部O型圈 | |
歧管堵塞 | 清潔吸入或排出歧管/管路:清潔濾袋或濾網 | |
O型圈位置不正確 | 重新安裝O型圈到正確的位置 | |
出口堵塞 | 增大氣源壓力 | |
出口閥門關閉 | 打開出口閥門 | |
6. 泵循環一次,然后停止 | O型圈位置不正確 | 重新安裝O型圈到正確的位置上 |
氣閥或中間體墊圈的安裝不正確 | 安裝墊圈,并使孔與零件或閥門及中間體正確對齊 | |
隔膜內壓板向后安裝 | 重新正確安裝隔膜內壓板 | |
出口堵塞或出口閥門關閉 | 檢查系統與泵的壓力比 | |
7. 泵粘滯運行或卡死 | 潤滑類型錯誤 | 清潔泵的中間體部分(潤滑建議請參考操作手冊) |
結冰 |
| |
出口堵塞或出口閥門關閉 | 檢查系統,確定是否為液體壓力與氣源壓力平衡導致:增大氣源壓力 | |
吸入側發生氣蝕現像 | 檢查吸入狀態(將泵移近產品) | |
空氣入氣量不足 | 檢查:空氣管路的尺寸和長度;壓縮機容量(所需馬力與耗氣量);工廠中其它氣閥使用情況;泵(泵容量,產品年度及比重)對空氣的要求 | |
歧管堵塞 | 清潔氣源接頭,以使空氣流通順暢 | |
O型圈磨損 | 更換O型圈 | |
8. 產品通過排氣孔或卡箍夾圈泄漏 | 隔膜損壞-產品通過排氣孔泄漏 | 更換隔膜(在使用特氟龍隔膜時同時更換襯膜) |
隔膜壓板松動-產品通過排氣孔泄漏 | 清潔泵的整個中間體部件,檢查隔膜是否損壞,并重新緊固隔膜壓板 | |
卡箍夾圈的定位不正確 | 用木槌輕敲卡箍夾圈使其完全定位 | |
隔膜繞中央孔或螺栓孔伸長 | 檢查入口壓力或空氣壓力是否過高(按照扭矩建議緊固螺絲) | |
卡箍松動-產品通過卡箍夾圈泄漏 | 緊固卡箍夾圈 | |
卡箍伸長-產品通過卡箍夾圈泄漏 | 更換夾圈(在夾圈內測加入潤滑脂,以輔助完壓壓縮) | |
特氟隆墊圈帶被磨損 | 更換特氟龍墊圈帶 | |
正吸入壓力過大-大部分或全部卡箍圈周過發生產品泄漏 | 檢查正吸入壓力是否過高:將泵移近產口;在泵的吸入側盡量靠近泵的位置增加脈沖陰尼器;升高泵/將泵放置在液壓罐頂部,以降低入口壓力;按照安裝建議在入口和出口處進行軟管連接 | |
氣源壓力過大 | 關于建議請參考產品說明書 |